Pages

Saturday, December 20, 2008

吉隆坡歌梨城 KL Coliseum

这一间吉隆坡市中心历史悠久的华人西餐厅,其实很早就知道它的名气,只不过,这么多年以来,我都嫌它不顺路,而且重点是我知道它的食物不便宜。 就在我组织我的吉隆坡重新探索之旅,我把它列为必去之餐馆,因为我也知道那里的员工的年龄都偏高。。。恐怕。。。贵也就晒冷了! 它的店面分为2 边,一个全是餐桌(禁烟区),一边则是沙发(可吸烟区);沙发区是装饰的有点古巴式,是专门给洋人来怀旧的。 Coliseum 的Captain 身在名气大的餐馆里工作了数十年,所以脾气也蛮大的。 我和弟弟身上捧着相机,十足游客像,那个印度经理也都没有卖面子。我问他有没有好介绍,他指了我特别的圣诞餐,特别贵呢,50马币一个人。 冒了冷汗,我自己翻去扒座那一页,在问他有没有好料介绍?他一句话都不说,光是指指一些鸡扒牛扒等等。(自己看餐表更好) 点了主餐,要找饮料,一时间找不到饮料那一夜,这个经理又一声不出地为我翻到那一页,指了一些饮料。(后来我才知道点白开水才5角) 点完了菜,这个经理又突然的问我们:“要面包吗?”,结果不知不觉又说要了(面包价马币4.40,其实很贵,四片面包4.40) 这一间歌梨城毗邻印度戏院,所以这里的印度食客占了多数(我想华人也很少会来这一带了)。 我点了一个全鸡餐加火腿,其实我事前也不知道这是全鸡的,还以为是鸡扒(价马币27,不含税) 弟弟则点了一个普通的鸡扒(价马币22,不含税) 我个人觉得它的扒汁不错,可是我弟弟就觉得它过咸了。而当中我的全鸡餐加火腿比较值得,因为它的火腿真的非常好吃。 这家老店要有一个绝活来吸引人—当扒座上桌时,特地把扒汁与扒肉分开,用一个老式的推车推到你的桌子旁,才把热腾腾的扒汁淋到扒肉上,顿时香味四溢,让你隔壁桌的食客流口水。(可是我隔壁桌的竟然稳如泰山,因为我的扒座送错到他们那里,反而是我在流口水呢!) 扒座还有沙律: 还有连皮炸的马铃薯: 其实我觉得食物价格方面还不算太贵,只是那个海南面包由于有点被坑的感觉,有点不爽。 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,完成了我在吉隆坡这一角落的记忆缺口,接下来,我打算重温我的另一童年美食回忆之一—〉镒记茶餐室与鱼圆粉,就在LRT Dang Wangi站那儿。 (镒记茶餐室著名Roti Babi,可是我小时候却常常去那儿点鸡扒猪扒,实在有眼不识泰山)

Sunday, December 14, 2008

东姑阿都拉曼路 Jalan Tunku Abdul Rahman

吉隆坡市中心有一条大路,名叫Jalan Tunku Abdul Rahman,就在Sogo那一带。 以前求学时期,我常常会搭巴士经过这一区;那时候不喜欢这一条大马路,因为它常常塞车。虽然如此,常常经过,我也蛮熟悉这一条马路的,只是从来没有兴致好好地从街头走到街尾。 而其实,这个东姑阿都拉曼路,跟我家历史也是有关系的。以前当爷爷到南洋来寻生计,落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,乡下的一些亲戚在这儿有开店(当然,我爷爷不是泡茶的) 我选择搭轻快铁到Bandaraya站,从Sogo开始我的吉隆坡发现之旅。 这条东姑阿都拉曼路,其实就好像大马近代史的缩影。 以前,这里的大多数商店都是属于华商;到了今天,华商渐渐的撤出了这地带,被友族取代了(特别是印裔回教徒)。而我爷爷以前投靠的店面,也已经被拆掉了。 这Jalan Tunku Abdul Rahman,从我懂事以来,就有一个特点—〉很多布店,好象布城一样(不是我国的行政首府啦)。以前小的时候,就有常常跟妈妈来到这里买布,当时觉得非常无聊,因为看来看去全是布匹,没东西好玩。 它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-〉很多贩卖学校课本的书店,当然媒介语只限马来文与英文。中学时期,如果学校的贩卖部卖完了某一本课本,我就得来到东姑阿都拉曼路的书店找书。 再来,它有很多货币兑换商,驻扎在那儿;这我很早以前就听我爸爸说了,只不过以前我并不热衷于兑换率。那边的兑换率还蛮高的,可是附近好象缺少了银行,不方便取钱入钱。所以还是Midvalley的比较好。 在Sogo对面的商店,有一间Capitol Café京城茶餐室,还蛮特别的,门口有三摊,各自被不同的种族-华巫印经营着,华人小贩卖炒腂条,印裔回教徒卖Rojak,马来人则杂饭(如果卖饮料的是锡克人,就更够力了)。充分体现出大马多元种族的社会。 其实,这一次我来到这条街道,主要是冲着这一间历史悠久的西餐厅—Coliseum餐厅。不过那是下一回合的文章了。 Coliseum餐厅旁边是Coliseum戏院,粉饰后还蛮美观的,只不过它好像找到了它的市场定位-专攻印度戏(也不知道是Bollywood 的还是Kollywood) 街尾以前就是阿拉伯人卖地毯的地方。 华商还存在的商店好象就这些街尾的当铺了 当我来到街尾的支路,赫然看到了我以前没有看过的牌坊-Jalan Melayu 马来路: 怎么这里突然有了一个马来人聚集的市场?而且这里的棚顶的设计远比茨厂街的好很多。 旁边一条支路是Jalan Masjid India 印度回教堂路,我没有进去,因为知道那里只是一些批发商的零售店而已。 前面就是Masjid Jamek LRT 站了,我将从那儿继续前进我的吉隆坡重新探索之旅,不过那会是另一篇幅了。呵呵